首先,人们担心,保护平民的名义下,保护责任被用来为政权更迭议程辩护,而这从来都不是该原则的目的。其次,全球关注的是保护责任在利比亚的“尖端部署”。当军事干预的例外情况(一种可能的极端反应)吞噬了整个更为全面的原则时,这一更广泛的暴行预防议程很容易被忽视。第三,人们担心,利比亚的干预将使未来的干预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安理会不愿干预叙利亚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俄罗斯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 10 月 5 日双重否决了一项关于叙利亚局势的温和且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明确表示担心“另一个利比亚”。
安理会和北约对利比亚的干预将对该国局势和保护责任原则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不 南非号码 能因为对利比亚干预的批评而放弃继续推动该原则的实施。直到最近,针对平民的大规模暴行才得到了沉默和无所作为。安理会没有质疑国际社会干预利比亚的权利,而是就干预的规模和范围进行了辩论,这一事实本身就是该原则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这一理想原则与现实世界的交集在实践中将是混乱和不完善的,这应该被视为不足为奇。
必须记住的是,保护责任原则从来都不是防
止和应对大规模暴行的僵硬和公式化方法。相反,保护责任原则的设计具有灵活性,能够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方式应用,使用武力是绝对的最后手段。
尽管 2005 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一致作出的承诺与会员国采取行动防止大规模暴行的意愿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缩小。全球防止大规模暴行的承诺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正在不断增强。与以往一样,挑战在于将这一承诺转化为现实。
贾里德·根瑟 (Jared Genser)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人权律师,他是《保护的责任:我们时代制止大规模
随着北约在利比亚的使命最近结正是
反思所发生事件以及这对全球防止大规模暴行的努力意味着什么的好时机。要求结束穆阿迈尔·卡扎菲41 年统治威胁要对能源公司的利润征收暴利税 的抗议活动于 2 月 14 日开始,并蔓延至全国。利比亚政府立即派出军队镇压动乱。一周后,卡扎菲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他宁愿以烈士身份死去也不愿下台,并呼吁他的支持者进攻并“逐家逐户清洗利比亚”,直到抗议者投降。大约六个月后,卡扎菲对突尼斯和埃及阿拉伯之春起义蔓延的回应引发了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后来由北约发起的“禁飞区”。这些措施最终导致卡扎菲下台。
国际干预的首要理由是“保护责任”(RtoP),这是一项仍在演变的原则,规定所有国家都有义务 印度手机号码 防止大规模暴行,包括种族灭绝、反人类罪、战争罪和种族清洗。然而,在利比亚行动之后,一场激烈的争论爆发了,争论的焦点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是有助于还是有损于这种方法帮助未来的大规模暴行受害者。
自该原则通过以来,它最显著的应用就是肯尼亚 2007-2008 年选举后暴力事件,以及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几内亚和科特迪瓦等地采取较少行动的理由。然而,在利比亚的适用只是安理会第二次针对特定国家的局势明确援引该原则。